读书与听音乐,都是在某个场景中逃避与逃离
一个月总有几天,特别是在周末,打开印象笔记,准备写心理沙盘日记时,找不到可写的东西。 当心理沙盘日记写不下去了,就关闭电脑,打开最无用的书,翻阅,出神,让思绪飘向远方。
这个周六,独自在家,打开隔壁老樊的音乐,听到《少年不识愁滋味》,怔怔地放下书,体会音乐背后的东西。 今早针对所读的那本看人的书,吐槽了翻译很粗糙,但其中关于音乐在看人方面作为切入点,还是引人共鸣与思考的。
音乐也是一面镜子,像这首《少年不识愁滋味》也能照出自己人格中的某些东西吧。能让人触动,甚至因此想起某些个片段,禁不住眼眶潮湿。跟心理沙盘的触景生情、看见过去类似吧。
音乐塑造的氛围,也是一种场景,跟书籍中字里行间塑造的场景类似,也有一种能量的传递。
前年跟一位佛学居士交流,坐他的车时,车载音乐都是佛教音乐,在其内有一种内心宁静的感觉。回来后,购买的佛教音乐光碟,在自己外出(特别是到旷野)回来时,听着听着就很容易入睡了。
音乐也是能量集散源,内容或声音本身,都是如此吧。
或许今早对那本书的批评有些露骨,也有些期望过高。人生本来就需要一些无用的东西,特别是90%的书,读了只能算没有闲着,对我们内在提升,基本上没有什么用。
有人说短时间内读书没有用,会有后劲,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显露其功能来。
其实,长久时间,这些读过的书也没有用。
读书的时候都没感觉有用,怎么可能以后在需要的时候不经意间就有用了呢?
其实,这些年翻阅过不少闲书,之所以翻阅,一如大多数人那样,希望看到的书能对当下的工作(心理沙盘、心理测评)有启发与指导。最后你发现,这些书有价值的真的不足10%,哪怕是大咖站台摇旗的那些书。看过了也就仅仅看过了,没有剩下什么。
而一直在看,不停在看,明明知道无用还在看,其实背后除了有强迫倾向外,还有一点被多数人忽略了,即:读书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修行的道场,是逃避与逃出。
能将晦涩难懂的字句翻译成自我意会或别人明白的内容,是一种能力?何尝不是一种逃避呢?
书到用时价自显,那不是书的内容本身的价值,而是自己修炼后逃出了作者设置的场景。这跟听音乐《少年不识愁滋味》不是一样的吗?
读书跟音乐,在这个层面是一样的。
这个周末的上午,思维飘逸得有些远。
需要将思绪拉到现实中心理沙盘工作上了。深圳的霍总,说心理沙盘货款已经到位了。但今天沙盘库房因昨天5个客户订单,都疲惫了,休假一天。只能明天或后天为霍总配货了。
【心理沙盘李守龙博文日记总第1104篇,2020-235】